汽车产业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 重庆汽车行业第35届年会闭幕后的思考-重庆世纪博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汽车产业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 重庆汽车行业第35届年会闭幕后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03-29 09:27:30    浏览:109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在2024年工作任务的首位。对于汽车产业而言,这一新的生产力理论,将成为点燃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如何进一步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成为当前汽车行业“重中之重”的任务与使命,也是对重庆汽车产业的一道必考题。

一、新论的深刻内涵

最近以来,“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热词之一。“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1711676434271704.jpg

所谓“新质生产力”,其内涵就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方式、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发端于“新”,关键于“质”,落脚于“生产力”。中央对“新质生产力”给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质”,一是质态,二是质效。从质态看,数据具有流动性、虚拟性,新质生产力把数据作为驱动经济运行的新质生产要素,从而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从质效看,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包括提升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它以新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能在激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走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增长路径。汽车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学习与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对汽车行业从业者尤为重要,新质生产力推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智能电动是抓手

1711676476615745.jpg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提到: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迈上新台阶,即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面。新质生产力最突出的特点是要体现出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技术创新,并且创新性地产生一些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组织模式以及新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看,智能网联以及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新质生产力的最好载体。在政府扶持下,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中国车企善用新质生产力,凭借技术上的优势,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累积起了向上新动能。未来,汽车工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突破口在于做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然而,我们务必看到,虽然新能源汽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通道中,但在芯片、基础操作系统、原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仍然存在“卡脖子”难题,并且有些缺陷还比较明显。汽车企业需要融合多种变革性技术,着力筑牢长板、锻造新板,特别是在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融合创新,同时优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虽然发展比较快,但如何破除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的发展瓶颈,使核心技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特别在智能化方面,我们在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还有很多是借用或者说使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自己没有形成壁垒,这将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未来,我们需要对产业进行深度思考和布局,要加大底层技术的研发攻关,以使我们整体的体系更加完善。

另外,我们不能把现在汽车工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格局以及它的创新主流模式固化,当前行业内许多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地搞固态电池以及布局氢能源动力汽车,这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还在不断地变化甚至处于急速变化之中。我们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方面不能骄傲自满,要继续抓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推动新产品的研发落地。我们不能认为我们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中是老大已成既定格局,对这一点要有所警惕。

此外,在智能网联以及新能源汽车方面除了进行技术突破外,还要不断地探索新的业态模式,一定要以创新的心态、包容的态度来鼓励各种创新。同时,还要加强新的生态、业态内产业和企业的协同。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方面,也需要国家进行相关布局,以帮助汽车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三、跨界融合是保障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融合互动、相伴相生的趋势愈发明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推动了汽车产业链的转型升级。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汽车制造商需要不断调整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汽车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如共享汽车、自动驾驶出租车等新型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出行选择。这些变革不仅促进了汽车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也为汽车行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汽车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可靠保障。

1711676550324192.jpg

在豪华SUV市场,问界M9受到消费者欢迎。并且,赛力斯还在积极思考通过在线服务、

主动服务和主动关怀对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行提升。

从市场侧来看,汽车市场增速逐渐放缓,已经进入存量市场阶段。在一定汽车保有率条件下,尤其是面向市场需求旺盛的中高端车消费群体,与汽车相关的服务业将成为汽车产业主要净利润来源,这也是让汽车制造企业转向服务的原因。近年来,国内一些汽车制造企业走向制造链与服务链的“两业融合”,由制造向后端用户服务延伸,从单一环节优势向产业链整体优势转变,形成充分融入产业链循环体系的领先生态,通过服务链辐射扩展,科学、合理配置要素资源,提供更精准、全链条、全场景的服务产品,辐射全国,并参与全球竞合。在跨界中站稳,在跨域中发展,形成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带动效应突出的两业深度融合品牌企业、特色集群,实现汽车制造业和服务业平稳增长。

与此同时,产业链与人才链的“两链聚合”也是培育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的保障。目前国内汽车企业仍然面临人才资源匮乏等挑战。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绘制服务现代制造业集群需求,推动专家服务资源“按需组合”,下沉到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解决难点问题;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集聚行动,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为打造现代汽车制造业集群体系筑牢人才基石。一是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二是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鼓励人才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政策的协调和整合,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四是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和传播,实现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支持龙头企业承接制造重大专项,攻关关键技术装备。以人才链的“强”,托举产业链的“优”。

四、两业融合 两链聚合 加快发展汽车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下半年党中央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以来,重庆汽车业加快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步伐,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达到232万辆,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位。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重庆汽车产业上下一心、踔厉奋发的努力,是政府招商引资、资源汇集的奔忙,是厂家技术变革、做大做强的决心。2024年,又加足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马力。新年伊始,重庆汽车企业满负荷生产,力拼开门红。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7.5万辆,同比增长超54%;赛力斯新能源车销量7.1万辆,同比增长390%。销售数据的开门红,为重庆汽车产业带来强劲信心。

事实上,重庆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路,就是一条技术快速迭代的竞争之路。

1711676685220019.png

3月13日,重庆汽车行业第35届年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围绕“两业融合,

两链聚合,在跨界中站稳,在跨域中发展”主题,开展交流探讨。

刚刚闭幕的重庆汽车行业第35届年会传出信息,下一步,重庆将锚定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战略目标,持续推动整车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整车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加快推进汽车出海,助推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体系建设的实施;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引导,并以传统汽车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产业链与人才链聚合,加强关键环节突破形成新质生产力,走出了一条有“重庆特色”的汽车行业发展道路。

作为汽车龙头企业,长安汽车以“第三次创业”定义接下来的行动,正加速推动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及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全面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赛力斯深耕创新驱动,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深入贯彻质量控制体系,环环相扣,落实细节,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变革。目前重庆已聚集分布在整车芯片、毫米波雷达、操作系统、车路协同及智能交通、车辆检测等领域等多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优秀企业,在重庆落地的配套企业已经达到200多家,一大批重点补短板项目纷纷落地。近三年来,重庆累计培育汽车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人、创业领军人才11人、创新创业示范团队46个。通过内培外联,推动汽车产业链和人才链的全面战略性提升。

重庆接下来将通过政策撬动整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化水平提升;推动零部件延链、强链、优链;推进自动驾驶及车联网创新应用;培育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两业融合”、汽车产业链与人才链的“两链聚合”、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体验之都;完善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构建全面高效的汽车产业全链的安全保障,推进汽车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西南汽车信息》编辑部